毕业近一年,培训贷张浩宇不仅没找到工作,治理之计还背上了贷款,乱象每月还贷1200元,长治至今尚未还清;在互联网投诉平台,久安关于“培训贷”的培训贷投诉层出不穷。不少求职者陷入这一圈套,治理之计不但没能找到工作,乱象还要按时还贷,长治苦不堪言。久安对此,培训贷专业人士提醒,治理之计求职过程中如遇需要培训并办理贷款的乱象情况,一定要谨慎对待。长治(据《工人日报》报道)
当下,久安一些用人单位“招聘变培训”,让一些急于找工作的人屡屡上当受骗,落入“培训贷”陷阱。实际上,这一套路完全是一种违法行为。根据《劳动合同法》规定,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,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。而一些教育培训机构推出的“培训贷”,只要合法合规,不涉嫌欺诈,也无可厚非。但有些被培训机构销售人员声称的“分期”“无息”货款,实际上属于金融借贷,一旦逾期,就会产生高额罚息。更有一些培训机构选择中途关门“跑路”,参加培训的消费者只能独自咽下苦果,同时还得继续偿还金融货款。
类似的“培训贷”乱象,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对此,消费者需要增强防范意识、维权意识。比如在考虑“培训贷”支付时,要先查看对方是否具备相应资质,是否是具备金融许可证的正规金融机构或贷款公司;不要随便听信销售人员天花乱坠的宣传和承诺,要认真查看、了解贷款合同,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、偿还能力等作出理性的选择,避免被培训机构、贷款公司合伙“挖坑”欺骗。
相关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教育培训市场的监管,以督促培训机构规范运行,遏制培训机构通过虚假宣传、“培训贷”等方式侵犯消费者权益乱象;要督促培训机构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、选择权,对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,加大不法商家的违法成本,遏制商家非法牟利的冲动。此外,监管部门还要加强对金融机构或贷款公司的监管力度,要求其守法经营、诚信运营,尊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,避免其与培训机沆瀣一气坑骗消费者。
要遏制“培训贷”乱象,不仅需要标本兼治,进行源头治理,而且要有“长治久安”之计,要建立健全常态化、长效化的监管机制,完善行业准入、运营监管体系等,引导行业健康发展,真正让消费者放心。(戴先任)
责任编辑:张林保客语歌手秋林:传唱《二十四节气歌》,焕活千年农耕智慧_南方+_南方plus近日,从韶关翁源走出来的客语歌手李秋林艺名秋林),与乐队带着新专辑《梦里梦外》,回到家乡开了一场沉浸式唱聊会,演绎了《二十四节 ...
中国消费者报济南讯记者尹训银)1月27日,山东省青岛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投入青岛市节日期间保供稳价工作,大力推进“有温度、有担当、有实效”的服务型监管,维护良好的春节市场秩序。行政指导,政策提醒有温度。关 ...
疆品南下,“杏运”湾区!120吨木亚格杏发车广东_南方+_南方plus仲夏六月,疏附县的木亚格杏迎来丰收季。6月29日,“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”木亚格杏发车仪式暨赛杏会在疏附县举行。当天,120吨鲜杏整 ...
中国消费者报重庆讯记者刘文新)11月22日,重庆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、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联合发布20款洗衣凝珠比较试验分析报告。报告显示,“贝纯”“4D”“蔬果园蓝盾”3款样品的单颗体积为9 ...
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郑铁峰)2月7日,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对外发布《2021年全省市场主体发展情况分析》,数据显示,截至2021年12月底,该省共有各类市场主体868.47万户,同比增长8.12%,第三产 ...
中国消费者报长沙讯记者余知都)3月15日晚,央视3·15晚会曝光湖南岳阳“土坑酸菜”,湖南省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,作出紧急部署,当晚立即行动,前往岳阳市进行执法督查 ...